余世磊,男,安徽省太湖縣寺前鎮人,1970年生,寫公文謀生,寫點其他文字謀樂,中國散文家協會員,省作協會員,省散文家協會理事,縣作協副主席,有作品散見海內外報刊,出版過散文集《家住山中》(中國文聯出版社)、《住慣了的村子》(作家出版社),編寫過人物小傳《趙樸初》,主編過兒童文學讀物《美麗心靈美文讀本》(青春男生卷、浪漫女生卷)等。安慶家譜網副主編。
張健初:世磊那《住慣了的村子》
世磊那《住慣了的村子》,我也是住過的,而且,有那么兩三年,或者更多一些時間,我也深隱其中,忙挑水,忙種菜,忙澆糞,忙生產隊里所有一切一切。赤腳走在田埂上的感覺,只要輕輕一挑,立刻會從心底浮出。正因為如此,讀《鄉下的事情》,讀《冬日里悠閑的生活》,讀《走夜路》,那里面的春夏秋冬四季,那里面的酸甜苦辣人生,仿佛就是另一個我自己。
我想,如果靜下心,我也有可能寫出類似文字,但筆下流淌出來的感受,絕不會有如此明凈,如此純樸。我沒有世磊那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的勇氣。
世磊的散文,只是一種敘述,按他自己的說法,是還帶有一點點自卑的敘述。只是我看這種“自卑”,是大度的寬容的謙讓,是欲“高”故“低”的精明。世磊把自己放到最低層的的敘述,看似平淡,卻更生情,從而引起包括我在內的大多讀者,產生強烈的共鳴。讀了,就在腦海里深深打一個印,就相當長一段時間不能忘記。
必須坦白,從接到世磊《住慣了的村子》到現在,還只讀了其中很少的幾篇,而且是非常隨意的閱讀,翻到哪里,喜歡,就讀下去了。而且,今后我也不太可能,專門抽出時間,認真地耐心地把這本《住慣了的村子》從頭到尾看完。不是不會,是不必要。我想世磊把書寄贈與我時,也只是打算我在方便的時候,用方便的方式,讀上一篇或者兩篇,然后用一小會工夫,與他共同回味村子里的那些平凡事情。這種回味是非常幸福的,特別是在我們上了年紀之后。
讀世磊的文字,感覺什么都寫了,又什么都沒寫。什么都寫了是日子,什么都沒寫也是日子。從春到夏,從幼到老,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疊加起來,成了一本書。
但我個人,還是不希望世磊把精力陷入這樣的文字。我覺得,以世磊這樣的文采,這樣的才思,應該放開手做他正在做的文章,如趙樸初,如趙氏家族,如太湖,還可以再遠一點,如安慶,如皖江文化。
皖水從潛山高處流來,數百里蜿蜒,聚生成河,最終融入皖江。皖河兩岸,龍山鳳水,又生出多少文人,多少文事!在村子里住慣了的世磊,未來的日子里,能不能讓我們用更多的心,去細細梳理它,去慢慢品味它?
順便說一下,世磊整理的《冰玉影傳奇》(趙樸初之母陳仲瑄著),真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