郝天秀(1764—1814年),譜名邦晟,字天秀,號厚培,懷寧雷埠郝氏,徽班早期著名花旦,因其色藝皆絕,故得“坑死人”稱號,《揚州畫舫錄》等典籍有專條記載。
郝天秀的孫子郝同篪在同治四年(1865年)中了進士,這在古代傳為奇談,認為是優伶行善所得福報,徐珂《清稗類鈔》、張祖翼《清代野記》等文獻中均記載了此事。
郝同篪之子郝啟琛籍籍無名,但他的幾個女兒女婿可是有相當的名氣。
郝同篪長女菉漪“適合肥原任湖南提督周盛波長子,同治癸酉科舉人,內閣中書,名家謙”(據郝譜)。這個周家謙,是肥西紫蓬山周老圩周氏,這可是清末盛極一時的家族。當年周盛波、周盛傳兄弟率部投效淮軍組建“盛字營”,積功累官至湖南提督,為從一品武職,賞一品封典。中法戰爭爆發后,周氏兄弟奉命赴天津練兵,同時興修水利、種植水稻,著名的“小站稻”即始于此。周盛傳卒后謚號武壯,周盛波謚號剛敏,在天津有周公祠。

周家謙(1853—1925年),字菉陔(六皆、六堦),號槃盦,晚號槃叟,仕途不順,后歸故里,醉心金石書畫,與馮煦、李恩綬等交游唱和。精于鑒賞,酷愛收藏,《紫蓬山志》謂其“若彝器、碑板、法帖、名畫,一見洞真贗不爽”。著有《六分池館隨筆》《槃盦詩鈔》等。其子周行原/邍(1874—1939年),官度支部郎中,亦以詩文名世。另外有意思的是,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,周家謙的字“菉陔”竟與妻名“菉漪”首字相同。
郝同篪的三女譜名碧漪,即郝漱玉,郝譜載其“工書畫,擅名當世。適桐邑原任湖北鄖陽府知府金達長子,直隸候補知縣名祖祺。曾充直隸全省女學堂教習,兼理圖畫???rdquo;,郝漱玉自幼隨父在翰林院學畫,曾與齊白石、陳半丁等齊名,尤擅國畫,蜚聲日本。其夫婿金祖祺就是桐城(今樅陽縣會宮)人金壽民。金壽民在安徽時,與陳昔凡為至交,曾被陳氏延請作為嗣子(陳獨秀)的老師,后又被吳汝綸聘到河北保定蓮池書院執教。吳樾刺殺五大臣事件發生后,金壽民受到牽連,因為是他具保吳樾進北洋高等學堂的,按罪要滿門抄斬。幸得郝漱玉托人輾轉找到慈禧太后,才被赦免,驅逐回籍。1906年回到安慶,之后又因陳獨秀蒙難而被牽連抄家,金壽民只得歸隱老家“金家大屋”,于1931年病逝。安慶淪陷后,郝漱玉回娘家郝家山居住,年九十七而卒,葬于官沖郝氏祖墳,其長子金燕生因參與策劃刺殺五大臣事件而流亡日本,據說不知所終。曾有網友“幸福開開新心”在筆者博文《徽班名伶“郝天秀”考》下留言:“向曾祖父金壽民和曾祖母郝漱玉致敬!”但未取得進一步的聯系。
(本文作者:中國人民大學張全海,安慶市根親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