阮大鋮,人稱“阮懷寧”,目前研究認為他是祖籍桐城,遷居懷寧。
阮大鋮具體在懷寧哪里居住生活過,尚未見到深入調查資料公開。
懷寧舊時區域甚廣,包括安慶市區在內都屬于舊懷寧。
有人說阮大鋮是在安慶城區天臺里街生活,但沒有見到直接證據。
懷寧縣范圍內現今有阮氏聚居地的有兩處,一是山口鄉(近劃歸安慶郊區)阮家沖,一是江鎮(舊稱江家嘴)阮家老屋。極有可能是阮大鋮居住生活過的地方。
2012年7月14日上午,大雨,洪鋪鎮財政所劉紅兵、山口鄉百子村主任王中元陪同,走訪了阮家沖87歲老人阮學安等村民。
得知此處阮氏與江鎮阮氏同宗,為竹林堂阮氏,祖籍桐城
據有關資料顯示,阮家沖舊有戲臺,為阮大鋮家班戲臺,今已不存,尚有楹聯傳世。 阮家沖阮氏指稱戲臺臺基在附近的廟嶺。
據阮大鋮《詠懷堂詩集》顯示,阮大鋮在百子山有別業,且經常居住并接待來客,詩集中有多首詩是直接寫百子山居屋及其周邊風景的(如石門湖)。
阮大鋮戲曲作品上署“百子山樵”。
可見阮大鋮在百子山居住的事實確定無疑,且極有可能是在這里創作。
阮家沖在百子山麓,明初屬于附近的三義堂張氏(世居冶塘張家山)產業,張氏世代有口傳:“張文忠,一夜輸掉阮家沖。”說張文忠是張家的敗子,因賭博輸掉了祖業。查三義堂《張氏宗譜》,明確載有張文忠此人,其配偶是阮氏,葬地也在阮家沖,又據譜顯示,張氏明初祖墳多在阮家沖及其周邊地名。張文忠為明中期時人,據此阮氏到此最早應在明中期。
2012年7月18日上午,晴熱, 洪鋪鎮財政所劉紅兵、江鎮鎮干部王金河陪同走訪江鎮村阮家老屋阮宏炎(教師)。
阮老屋也沒有老譜,是新修的譜(且世系不完整),據阮宏炎父親(80多歲)講,因為阮大鋮的名聲不好,后來修譜把他的一支世系沒有修。阮老屋阮姓居民較多,據說以前的宗族基業很龐大。
據傳阮大鋮是阮老屋人,《懷寧縣地名錄》也稱此處是阮大鋮故居,但都沒有直接的證據。
阮老屋現存遺跡有一塊嘉慶年劉斯經所書“竹蔭堂”匾額,按劉斯經應是劉若宰的后裔(或族裔,待查),阮氏宗譜上載有懷寧明末文科狀元劉若宰的序言一篇,顯示劉若宰為阮家的“門下婿”。另查懷寧四知堂楊氏宗譜,上有劉斯裕序言一篇,該族譜世系顯示曾娶劉若宰后裔女為妻。
綜上所述,阮大鋮居住阮家沖無疑,居住阮家老屋尚未找到證據,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。
阮大鋮家族與懷寧昝、吳、程等姓氏數代姻親,據石牌程瑞琴女士(現居合肥)稱,京劇宗師程長庚家族與阮氏家族關系密切,程氏的戲劇家傳應該與阮氏有著莫大的關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