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清朝前期開始,安慶人從湖北沿著漢江直溯而上,在今湖北鄖縣、鄖西及陜南安康市、商洛市等地區扎根,開始新的生活。開始的時候他們還跟安慶這邊有聯系,但隨著時代變遷,兩邊逐漸失去了來往,以至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后,基本音訊皆無了。
這個事件都記載在各個姓氏的家譜里面,留傳在移民們的記憶里面,在陜南的地方志里面也有記載,但奇怪的是,作為移出地的安慶,官方史志里面卻沒有一點記載。
后來跟安慶電視臺的朋友交流了這個現象,原來他們也在琢磨這事,還打算去拍個專題片。
在網上看到了一些陜南那邊人士寫的文字資料,進一步證明了這一歷史事件的真實性。
不過一直沒有親自聽到聽到陜南那邊人說話的口音,所以總還是覺得有些遺憾。
幸好網上有一些陜南的視頻,看了之后真是令人震驚,原來那里的語言風俗幾乎與安慶沒有什么區別,簡直就是一個安慶的復制品,然而多少年以來,兩地的人士已經不知道這一情況了。
那邊的所謂商洛花鼓戲其實就是安慶的黃梅戲!簡直一模一樣。他們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,安慶懷寧這邊也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安慶懷寧是戲劇之鄉,黃梅戲是現在著名的幾大劇種之一(京劇也是發祥于懷寧的),想必大家對“樹上的鳥兒成雙對”那些著名的黃梅戲唱段耳熟能詳了,但對商洛的花鼓戲卻不知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