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去江西鄱陽瓦屑壩,這已經是我短短兩年第三次來瓦屑壩。
此次去瓦屑壩,是與合肥的江西移民后裔尋根團同行。
《合肥晚報》“發現”版副主任,桐城才俊程堂義,從11月中旬開始,為“瓦屑壩”連續做了3個專版。在合肥當地,引起很大反響,有數百個尋根電話打進來。報社與安徽中青旅,以及鄱陽縣鄱陽湖文化研究會聯手,從數百讀者挑選了20余尋根者,組織了這次尋根之旅。
此次瓦屑壩尋根團,在安徽,算是第一個專門以尋根為目的的旅行團,有破冰之旅的意義。不僅如此,尋根團也可以用“陣容龐大”來形容。同行媒體有《合肥晚報》、《江淮晨報》、《安徽市場報》、合肥電視臺等。隨團專家,合肥市政協副秘書長、文史委主任戴健,1986年就來瓦屑壩尋根,這在全國可能也是第一人。
2009年12月5日下午3時,在鄱陽湖城辦舒凱東主任一行的陪同下,尋根團一行抵達650年前祖輩移民江西的始發地。蓮湖鄉、瓦屑壩村父母官,以及本地村民,聚集在瓦屑壩胡家私港古港口,以最純樸的方式,歡迎來自他鄉的江西移民后裔。尋根團點起祭祖香,放起祭祖鞭,面對一望無際地鄱陽湖,進行了盛大莊嚴的祭拜儀式。不少尋根者是帶著自己的家譜過來的,面對當年祖先離鄉背井之地,有一千一萬種感慨。之后,尋根團在古石料塘、扁子港、胡氏宗祠,轎神廟等地,進行了細致探訪。
晚上回縣城,在“外婆家”,鄱陽湖文化研究會正副會長,縣紀委書記謝柏清、宣傳部長董耕耘、縣財政局長歐陽長青等,招待了尋根旅行團一行。
2009年9月末至現在,老城閑人已經3次瓦屑壩之行。每一次過來,都有不一樣的感受。
選自“安慶老城閑人”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