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江西鄱陽瓦屑壩,迎來安慶“尋根行動”聯合攝制組。)
再去江西上饒鄱陽瓦屑壩,浩浩蕩蕩一個攝制組,安慶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潘紅帶隊,記者
4人:“天天直播”汪小覃,宿松電視臺劉朝暉,潛山電視臺余雪峰,桐城電視臺詹克彪,老城閑人為顧問。另有“打開電視”記者隨隊采訪拍攝行動。安慶電視臺副臺長楊帆親自助陣,隨攝制組赴鄱陽瓦屑壩。上午
8時,攝制組在安慶電視臺集合出發,由安(慶)景(德鎮)高速公路插上景(德鎮)鷹(潭)高速公路,至鄱陽出口下,走
29公里,到達鄱陽縣。又走
14公里,直抵瓦屑壩。采訪進入實戰。對于瓦屑壩,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電視攝制行動,村民格外興奮,幾乎全聚集到胡氏宗祠來了。面對
4部攝像機,他們既好奇又興奮,都想說上一句兩句。
9日上午,繼續在瓦屑壩采訪。潘紅在蓮湖大橋出鏡時,正逢吳官正夫人來視察大橋。蓮花鄉的村民,也看領導視察,也看主持人出鏡,新鮮事碰到一起了。在瓦屑壩,幾個臺的記者,始終處在興奮狀態,看什么都有一種親切感,拍什么都覺得新鮮,老是喊時間不夠用。下午,從瓦屑壩回鄱陽,湖城建設辦公室為攝制組專門召開了一個座談會,參加者有鄱陽地方文史研究者汪填金、左澤、李平民、姜清水、胡金浩、朱貴安、孔良海,以及蓮湖鄉的李委員。座談會由湖城建設辦公室公主任、鄱陽湖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舒凱東主持。老學者們紛紛將亮出手頭資料,幾個記者也分頭對他們進行了采訪。
10日,去圖書館查閱《饒州府志》、《鄱陽縣志》,因舒主任打了招呼,圖書館館長李菁華大開綠燈。館藏古籍不少,但幾種地方志書,除同治十一年《鄱陽縣志》外,多為殘本。從圖書館出來,又去《鄱陽湖文化》執行主編左澤家,在那里,又拍到胡昔訓新畫“移民圖”,民間藝人的色彩與技法,雖然土得掉渣,但看上另一種感覺,真的非常好。下午再去瓦屑壩,主要拍原先立在村口的大樟樹。據村民回憶,大樟樹粗要
10個合抱,有幾百年的歷史了??上靶┠晷『⒆油婊?,把一棵寄托移民鄉情的老樹,燒成了一具焦炭。
11日,攝制組結束對蓮湖瓦屑壩的采訪,離開江西鄱陽。桐城、宿松、潛山
3個電視臺大概要做
6期節目,每期兩到三分鐘,近期會在當地播出。安慶電視臺估計會出
5期節目,播出時間要到
11月上旬,第
5屆黃梅戲藝術節結束之后。
如果你是瓦屑壩移民之后,你們家譜中有關于瓦屑壩移民的記載,或者你們老家有與瓦屑壩相關的傳說、風俗、方言等線索,請盡快與我們聯系,讓我們共同參與,把“瓦屑壩尋根”節目,做到最大可能的完美,最大可能的極致。
選自“安慶老城閑人”博客
?。ù迕裣驐罘迸_長介紹瓦屑壩移民歷史。)

(楊帆與潘紅對瓦屑壩古渡口一帶滿地瓦片充滿好奇。)
(潘紅在胡氏宗祠向村民追尋瓦屑壩舊事。)
?。?ldquo;尋根行動”聯合攝制組在蓮湖大橋上的合影。左起:“天天直播”汪小覃、宿松電視臺劉朝暉、潘紅、潛山電視臺余雪峰、桐城電視臺詹克彪。)
(在鄱陽圖書館拍攝同治版本的《鄱陽縣志》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