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張健初
2017-08-22 19:39:41
陳獨秀與三夫人潘蘭珍〈譜中稱之為“繼配”〉。潘蘭珍,江蘇南通人,生于光緒三十四年,1949年10月去世。陳獨秀與潘蘭珍1930年前后結合,這之前,陳獨秀與醫生施芝英同居過一段時間。
安慶市府對外宣傳禮品畫冊《印象安慶》中的陳獨秀陵園,攝影安慶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鄔旻。
陳獨秀在四川江津的墓碑“獨秀陳先生之墓”,是由葛康俞題寫的,葛康俞喊陳獨秀為“舅”,因為他的夫人,是陳獨秀二姐的小女兒。葛康俞與陳松年,以兄弟相稱。
陳獨秀對家鄉的眷念,幾近固執。于是,1947年2月,陳松年雇了只浙江幫船,將祖母與父親的靈柩,千里迢迢,運回安慶,與母親高曉嵐,合葬于城北葉家沖。
1980年春,當時還沒有調往文聯,仍在城東龍獅橋頭一家叫“華二”的飯店當小會計,3月下旬,參加郊區供銷社在集賢關關口飯店召開年度計劃會議。會議期間,與同事潘傳龍專門騎車去葉家沖尋訪過陳獨秀墓。會議結束,3月31日,補寫了一篇日記,簡單介紹這次尋訪經過:
27號,到關口飯店開計劃會議。吃過中飯,與同事潘傳龍一起去關口門市部買牙膏。歸來的路上,碰上房學朋在候公共汽車。與他聊了聊,知道他是為陳獨秀立碑的事來的,做了一塊碑,花了40元,以陳獨秀子女的名義。陳獨秀墓離此地不遠,只是難找。聽了他的介紹,我動了心,便約潘傳龍和舒詩成,一同騎車前往。
順著水泥廠前行100公尺,有一個采石場,站在采石場的場地上,就可以看見陳獨秀家族的墳山。順采石場,沿一條1米寬的大路,到林業大隊的一個副業隊前下車,便是陳獨秀墳墓所在之地。地方不太好找,亂丘與墳堆混淆在一起,無法辨認。問了一個小鬼,給指了大約范圍,便在山上亂尋。后又詢問一位老農,竟茫然不知所在。
幸虧潘傳龍有一鬼點子,找到山下社員家中去了。找來的老農50出頭,當年陳獨秀棺材運回安慶,是他從太平寺抬回來的。據說陳獨秀棺材不大,卻重,8個人都難抬動。當時老農20出頭,一轉眼,他已經老態龍鐘了。其實,李帆群他們,也是從這位老農嘴里得知陳獨秀墳墓的。
陳獨秀墳墓不大,已經荒亂不堪,墓后有一棵松樹,栽得位置挺適中。陳獨秀的前妻高氏也和他葬在一起。在墓上看了看,感慨萬千。本想寫一首詩燒與他的,因為怕失火,不敢燒。詩倒上寫了,經修改,是這樣的:有墓也無墓/有過也無過/草叢中靜臥/幾十年/仍然不被忘卻。
實際日記中間,還遺漏了一個關鍵或者說生動的細節,在陳獨秀墓前,我們跪下身,非常虔誠地磕了3個頭。
“陳獨秀,‘五四’運動先驅,新文化運動的旗手,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和早期領導人。陳獨秀陵園位于安慶城北,坐北朝南,背依臥龍山。”29年后,我在安慶市政府對外宣傳禮品畫冊《印象安慶》中,用的是這樣簡略文字。
資料鏈接:
陳獨秀墓,坐落在距安慶市區5公里的北郊十里鋪鄉林業村葉家沖臥龍山南麓,坐北朝南,背依林木森森的臥龍山。
墓地占地1000多平方米,前有漢白玉石砌成的30多米長的墓道,平整而潔凈,兩旁各栽種32棵四季常青的松柏,象征著陳獨秀64年風雨歷程。
最初的陳獨秀墓
冢后栽種的5棵高大挺拔的松柏,則寓其曾任中共五屆總書記之意。墓前還設有祭臺等,墓周環以漢白玉石欄桿護衛。
當年的陳獨秀陵園參觀券
墓碑正中,鐫刻有豪邁大氣的“陳獨秀之墓”5個大字。整座墓地四周松柏環繞,墓后修篁叢叢,墓前大片桃梨,環境幽靜,具肅穆莊嚴之勢。
陳獨秀陵園
未來陳獨秀陵園效果圖
作者:張健初(安慶地方文史專家、《皖省首府—老安慶》等專著作者)
安慶家譜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