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9-06 14:31:27
家訓原文
敬長上 長幼之序,自古嚴之。近來風俗不古,子弟不肯安分循理,任情倨傲。行不讓路,坐不讓席,揖不低頭,言不下氣。翹翹自處甚高,不知識者已窺彼無行無賴之狀,掩口竊笑,即奈何不深自愧悔乎?自今言動有禮,進退有序。恂恂不以才智先人,不以勢力凌人,尊卑明,長幼順。得夫子鄉黨之義,即吾佳子弟也。先哲云:幼不肯事長,賤不肯事貴,不肖不肯事賢,謂之三不祥人。而不祥鬼神棄之,愿吾族人熟思此語勿蹈之也。
安生理 人有活計,方得安生。士農工商,各有專業可守,則人不游手游食,即家有馀布馀糧。此事至明,想人共曉。乃有放蕩惰棄之徒,不肯俯首就業,只思脫身走空,既廢耕鑿,焉冀倉箱?既無勤苦,焉有安樂?所以豐年惡歲,咸見子號妻啼,是惟男耕女織不怠,春秋商貿工勤。共安歲月,庶為一家美事,一里芳蹤,若更弦誦聲清、經史業,用作前程,政可奮步,此又吾與族人冀之樂之,不能己已者也。
禁非為 功令煌煌,人共遵守,世有懲之徒,或侵欺官糧、或詐騙人物、或肯行不軌、或陰設坑塹,敗露一朝,覆藏無地。更或攤場縱博、聚群酗飲,不事正業,專游邪徑,此等敗行敗名之事,定為破家破產之由。至若偽造金銀、違禁準折、挾制官府、鉆伺權要,種種不法,事事寒心。萬一受禍,百千難救。愿吾族人,深鑒此弊,為秉禮守義之俊民,則家用平康矣。
摘自《左氏宗譜·家訓》
家訓解讀
桐城左宕左氏家訓最早撰于崇禎七年(1634),計有“敬祖宗”、“孝父母”、“敬長上”、“友兄弟”、“教子孫”、“教勤儉”、“戒好訟”、“戒訟唆”、“安生理”、“禁非為”等,共10條,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:如何對待族人(包括父母長輩、兄弟和子孫),如何對待外人,如何持家生計。其核心內容,為“家用平康”。
左氏家訓的特點是“平實”,行文多散句,極少用典,娓娓道來,如說家常事。全文講的是凡人子弟如何安身立命,而不是高調地要他們“忠君愛國”,也不是要他們成為國之良材。所以跟諸多家訓不同的是,左氏家訓有“安生理、禁非為”這樣相當平實的要求,希望族人“為秉禮守義之俊民”。
《桐城左宕左氏家訓》作者左光燦,為明末生員,撰寫家訓后三年,即崇禎十年(1637年),流寇攻桐城,左光燦殉難死節?!督贤ㄖ尽份d:“左光燦……突遇賊被縛,捜袖中得一簿,知為保障一方計,憾而叱之。光燦罵曰:‘殺即殺,鼠輩更何問哉!’賊益怒,防舌斷足,備極慘毒。”左光斗與左光燦為同輩人,他們剛正不阿的氣節,也說明左氏家風對他們的影響。
安慶家譜網